說說美國教育系統(tǒng)跟國內(nèi)有什么差別
2025-07-24 10:41:36 來源:中國教育在線
教育制度是社會制度的產(chǎn)物。中美兩國文化歷史背景不同,因此教育也有所差異。
制度方面:
從制度上說,中國教育是典型的自上而下的一體化系,而美國教育是自下而上的多元化系。
在中國,十年寒窗,最后衡量學生的最重要的考試是高考,這就注定了中國教育無法多元化。此外國內(nèi)任何全國性的考試,尤其是標準化考試,都是有傾向性的,考查的內(nèi)容是為具體的目的服務(wù)的,為的是篩選出符合標準的人才??荚囍笜嗽角逦?,便越容易研究透,因此國內(nèi)的學習有很大的針對性。
相比之下,美國教育的核心是地方辦學,標準多元化。美國學校具有地方性和獨立性的 特點。中小學的考試標準是州里定的,但課程計劃,教材選擇則是由學區(qū)制定,學校還可以根據(jù)學生情況進行指正。而大學招生則擁有完全自主權(quán),沒有死板的標準,學生之間的成績也就沒有了直接可比性。
形式
從形式上說,中國的教育較為嚴謹,而美國的教育更為自由。
中式教育多以應(yīng)試為目的,強調(diào)背誦和記憶,僅在考試范圍內(nèi)反復練習,達到熟能生巧。在我國,很多人認為,小孩像個空瓶,吸收能力很強,于是有計劃、有目的、有步驟地向孩子灌輸知識。教其背唐詩、誦古訓,盡管他們不一定理解,但先讓其被動吸收,然后慢慢消化,最后將這些知識融匯貫通。
與我國父母、師長不同,美國人盡量讓小孩多玩,提倡利用幼童的探索天性,通過讓其接觸大自然、認識真實世界建立認知基礎(chǔ)。多讓幼童用五官感覺大小、形狀、顏色、質(zhì)地,用心去體會數(shù)字的意義,而不是只獲得正確答案。他們認為幼童不能像大孩子或成年人一樣抽象地學習,需要通過真實世界的印象建立邏輯思維。但美國基礎(chǔ)教育也存在很多問題,水準也參差不齊,在快樂童年觀念主導下,小孩沒學習壓力,過度放任而導致很多學生不刻苦用功,有的在小學四五年級還記不住九九乘法表,高中畢業(yè)還離不開計算器,這對教育資源是極大浪費,如此種種與素質(zhì)教育差很遠。隨著美國教育制度的不斷發(fā)展,也在考慮課程要不要全國標準化。
>>免費領(lǐng)全球留學白皮書,了解各大學報考條件、費用、開學時間、含金量<<